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张家口晚报】2016-08-27 李菁晶:“京专家”的基层医疗梦

发布时间:2016-08-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QQ截图20160829145015.jpg

  一年前,坐在北京开往张家口的列车上,看着邻座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画面,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涌上她的心头,思乡的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一年后,坐在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的诊桌前,她微笑着与记者畅谈脑科中心的过往和将来,语气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她就是李菁晶,北京天坛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执行主任,京张医疗合作首个成功样本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之一。

  依依不舍 踏上另一片热土

  “妈妈我不想让你走,你别去好不好? ”

  2015年7月,北京,李菁晶正在做前往张家口的最后准备,从学校军训回来的儿子双手死死挽着她的胳膊,哭着央求道。

  2015年2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卫计委、河北省卫计委、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明确北京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中医医院、 同仁医院分别对口帮扶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院和第四医院。作为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代表,李菁晶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万伟庆一起进驻市第一医院,参与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的筹建并提供技术支持, 李菁晶任脑科中心执行主任。

  “别哭儿子,妈妈答应你,一有空就会回来看你……”李菁晶一边安慰着儿子, 一边将头扭了过去,顺势用手拭掉眼角的泪水……

  儿子从小就没离开过她,她很理解儿子的心情。 李菁晶说,这么多年来,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人去一个陌生城市。 所以,当她在列车上看到别人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时,忍不住哭了一鼻子……

  到达张家口那天是8月1日,正好是京张携手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第二天。李菁晶适应能力很强,几乎是放下行李,就立即投入到了脑科中心的筹建工作中。

  真的是一切从零开始。

  成立之初的脑科中心, 甚至连最基础的检查设备都不完备,头晕的病人需要做眼震电图,没有;心脏患者需要做栓子检测,也没有……在血管病、眩晕、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的规范化诊疗方面,相关人员也相对匮乏。 更让李菁晶头疼的是,北京天坛医院的分科十分详细:血管病科、周围神经病科……每个病种都有专门的医生进行诊治, 可在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只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疑难病例只能靠她和同来的万伟庆两个人。

  李菁晶开始恶补。

  在初到张家口的头几个月里,除了自己所擅长的脑血管病领域以外,李菁晶又将其他病种和学科的书籍重新学习了一遍,遇到疑难问题就立即通过微信、电话等与北京的同事沟通请教。 “在北京天坛医院,遇到疑难病例我可以请教前辈和老师,在这,我必须要自己扛起来! 既然到了这里,我就要帮助这里的患者解决问题。 ”

  一双妙手 救治一方患者

  去年9月,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成立不久,就遇到这样一个病例。

  某女,30岁,发高烧,持续性癫痫,伴有血压、血氧、心率降低等症状,由于曾被狗咬伤过,住院诊断疑似狂犬病,治疗效果不好。 家里人要送她去北京,但其病情及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

  脑科中心诊室里,患者家属苦苦哀求着医生:“求求您大夫,救救她吧!咱不是有北京专家吗?她们一定有办法的! ”

  医生只好给李菁晶打电话。

  “症状很像NMDA脑炎,可能是肚子内的畸胎瘤导致的,查一下有瘤子没……”

  真的有!

  按照李菁晶的指示,主管医生随即与妇产科等联系,通过手术取出了两个畸胎瘤。由于该病比较少见,对术后如何恢复经验少,李菁晶反复与北京天坛医院相关专家沟通会诊,终于,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就是这样,因为刚起步,底子薄,很多环节她都得亲力亲为。 每周二、四出门诊,一上午就要看近20个病人, 每人至少看15分钟,遇到病情复杂的甚至需要近一个小时。 她说,很多病人都是多方求医后才来到脑科中心,光各种检查的片子就攒了一沓, 来一趟不容易,她必须要对病人们负责,尽量将每份检查结果都看一下,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才对得起这些排队就医的患者。

  出完门诊要查房,下午有空得去病房里转一转,晚上的时间还要准备备课材料———担任脑科中心执行主任以来,她每周都要为科室内的医护人员进行神经内科方面的讲学和培训。 用药不规范,很多帕金森患者不知道治疗药物要空腹吃, 医生也没有意识到要去提醒,她就反复给科室内相关人员灌输,加以规范;对于药物的副作用问题,同样如此。

  学习氛围有了,服务意识提高了,相关制度完善了,中心的工作自然越来越顺畅, 门诊量随之提升,脑科中心的品牌打响了!

  再续一年 期待美好明天

  只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刚来的时候, 李菁晶时常会感到 “孤独”,这时她会沿着大清河绕一圈,来排解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走着走着,她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山美水美,空气清新,人也热情。”她说,一年多的“并肩作战”,她和同事之间培养了默契, 和许多患者成了朋友,更重要的是,她逐渐熟悉了这里的医疗环境,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于是,当约定的一年时间即将结束,当她听说这里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希望她再留一年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留下。

  她担心儿子会反对,想不到得知这一消息后,儿子反而第一个站出来对她说:“妈妈放心,我能照顾好自己, 那里的叔叔阿姨更需要你,你一定要治好他们! ”

  她很欣慰,自己在改变,儿子也在成长,家人的支持从未改变。

  与外科相比,神经内科本就是“慢功夫的活儿”, 但在李菁晶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年,脑科中心的门诊住院量提升了20%,还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新开设了记忆门诊……接下来,她准备将眩晕门诊的打造提到下一步的工作议程中,同时利用京津冀医疗协作的有利契机, 组织举办神经科学年会、神经科论坛等学术活动,邀请更多的医学专家来张讲学,让更多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让更多患者可以面带微笑地走出医院。

  对于未来,李菁晶满怀希望地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脑科中心进一步壮大成长,为更多患者送去希望与健康, 为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助力加油!(本报记者 胡程利 实习记者 丁玉飞 通讯员 李刚 尹思思)

  (摘自《张家口晚报》2016年8月27日 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