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春季勿忘“捂”

字号: + - 14

     “惊蛰”到了,气温回暖、万物复苏,这几天的气温一再刷新高度,不少女性已经按捺不住爱美之心,忍不住换上时尚的裙装——民谚云“春捂秋冻”,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提醒爱美女性们,勿忘“春捂”。


      按照中医理论,冬去春来,寒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升发,气温明显上升;人体随着自然界发生变化,冬季收藏在体内的阳气上升到体表,毛孔张开,容易出汗。但是此时早晚温差仍然很大,而且冷空气还经常到访、气候多变,所以一定要注意衣物的适当增减。尤其是在暖气撤除前后,不重视“春捂”,是很容易受凉感冒或者关节痛的。


    “春捂”是要捂哪些部位呢?


    “春捂”的重点是下半身,应“下厚上薄”。“寒从下起”,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女性过早换裙露腿,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建议大家晚点换轻薄的鞋,穿袜保暖。


    “春捂”也要捂头颈,头部和颈部的大椎穴共为“诸阳之会”,容易出汗受风,诱发感冒、头痛、颈椎病,所以也要保护。


    “春捂”还要捂腹部,脾胃最怕寒凉,所以腹部的保暖非常重要。


    “春捂”要因人而异,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近期的最高气温经常超过15度,中午前后,是可以脱去一些厚重衣物的;但是昼夜温差仍然很大,所以早晚的衣服不能轻易减,还是要“捂”着点。


      另外,“春捂”是说衣服应适当多穿一些,但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感觉“捂着”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就要稍微减去一些衣服了,否则,“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老话说:“清明前后冷十天”,大家要注意看天气预报,适当增减衣服。




(中医科 周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