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健康常识

保健常识

【天坛科普】冬天真的来了,该如何照顾好你的身体

作者:周纡来源:中医科
字号: + - 14

image.png

      强冷空气来袭,北方大幅降温,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冬季已经正式开启。而进入冬季后,手脚发凉、口干舌燥等小毛病也随之而来,那么,在这寒冷的冬季,我们应该怎么养生保健呢?

添衣御寒了,但仍然感觉手脚发凉?


      冬季大家都知道要“防寒保暖”,但是有些人已经注意添衣御寒了,仍然感觉手脚发凉,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理论说“脾主四肢肌肉”,所以脾虚运化不足,是四肢发凉的原因之一,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以温煦,也会导致手脚发凉。脾肾虚弱是可以通过食补来帮助调养的。

      但手脚凉并不一定是虚证,现在大家工作繁忙,缺乏运动,气血不通,才是更常见的原因。有的人湿气很重,阻碍身体气血流通;或者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这些都有可能出现手脚凉的现象。

      所以如果出现不容易缓解的手脚凉,不建议自己随便吃补药。尤其是既有手脚凉,还经常上火的人,建议找中医大夫调节身体,否则将来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

口干舌燥和皮肤干燥怎么办?

      尤其是北方地区,来暖气以后,很多人会感觉更加干燥。这种干燥并不全是因为身体缺水,而是由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向内部收藏,体内正常的津液也随着阳气更多向内运行,所以体表会出现干燥现象。

      此外,脾胃虚弱,脾运化水液的功能下降,水液代谢不利,是出现干燥症状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脾虚湿重的人,由于湿气阻碍了正常的津液分布,也会表现为口干口渴,但是饮水却并不解渴,甚至反而感觉越喝水越渴。

      怎样应对干燥现象呢?笔者建议,脾胃较好的人,要注意维护脾胃正常运化,适当增加喝水的频次,少量多次,一定要喝热水,才有助于脾胃把喝进去的水运化成为我们自己的津液。如果因为口渴,一次喝太多水,脾胃只能吸收其中一部分,多余的水分会变成无用的尿液排出体外,而代谢不出去的水还有可能转化成体内的湿邪为患。

      同时可以吃一些滋阴生津的食物,如梨、藕、百合、银耳等等,但这些食物最好是蒸煮以后再食用,不仅保护脾胃,而且更利于其中阴津被人体吸收。

      脾胃虚弱,湿气不重的人,可以煮一些健脾养阴,性味平和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等。

      脾虚湿重的口渴,只能寻求中医大夫帮助了。

滋补也得看情况

      冬季是一个进补的季节,一过“立冬”,有些人不管自己身体适不适合,就想煮点好东西补补身体了。

      笔者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滋补,尤其有五种情况是禁补的:感冒时不能补,补则可能导致邪气留恋,不易祛散;上火时不能补,补可能使内热加重;湿气重不能补,补养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反而可能使湿气更难祛除;经络不通不能补,气血运行不畅,补可能加重瘀阻,容易出现“虚不受补”;最后,无虚不能补,即使确实是虚弱,中医把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各种虚证既可以同时存在,也可能相互转化,还常常合并有湿气、痰浊、瘀血等实邪。无论是补气温阳的黄芪、人参、灵芝、冬虫夏草,还是滋阴养血的阿胶、海参、枸杞子、西洋参等等,都要针对性食用才能起到补益作用,要补的合适很有难度。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冬季阳气内收,容易胃肠积热,萝卜味甘性寒,可下气,消食,利尿,能润肺祛痰,解毒生津,非常适合冬季食用。但笔者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多吃点煮熟的白萝卜,不要生吃妨碍脾胃。

冬季运动要适度

      传统医学认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不宜过度运动,推荐经常练练站桩、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等等这些更适合东方人的、舒缓又能伸展筋脉的运动。

小贴士:

最后,强调三点这个季节重要的养生方法:

第一是要温养脾胃,脾胃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的来源,任何补药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脾胃强健是阴阳气血化生的前提。有一个好胃,即使是重病也易于恢复。

第二是要早睡觉,冬天应该早睡晚起,比夏天多睡一个小时为好,尤其是睡“子午觉”,特别养精神,相当于吃补药。

第三是要保暖,头、颈、背、腹、膝、足,都是关键部位,都要捂暖和些,有时间能多晒晒太阳更好。

中医科 周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