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肿瘤外科3病区

科室介绍

神经肿瘤外科3病区

字号: + - 14

神经外科肿瘤3病区

 

科室名称:神经外科肿瘤三病房(颅底中线区域肿瘤及神经内镜专业)

科室专业特色

神经肿瘤外科3病区以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为特色,年神经内镜手术量超过1200例,神经内镜手术病例的种类和手术数量、质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神经内镜技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核心技术之一,目的是以最小的创伤给予患者最好的疗效,手术方式是使用特殊的内镜器械,通过人体的自然孔隙或者微小创口完成高质量的手术操作。在学科带头人张亚卓教授和桂松柏主任的带领下,团队致力于神经内镜技术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自主技术特色的神经内镜技术创新团队,拥有李储忠耿素民赵澎白吉伟曹磊刘春晖朱海波李振业等一批中青年骨干专家。同时病房还是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基地所在单位,积极开展垂体腺瘤临床诊疗技术和神经内镜技术的开发、培训与推广。

诊疗范围

    神经外科肿瘤三病区在以下疾病的外科治疗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

一、内镜颅底外科

主要用于颅底中线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治疗疾病主要包括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颅底中线区域脑膜瘤、部分侧颅底病变、脑脊液漏以及其他颅内外沟通的颅底肿瘤。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视角广,可显示手术显微镜所无法到达的盲区和死角,可以更好地在直视下分离肿瘤和正常神经组织、血管的界面,从而减少手术创伤,避免肿瘤残留;(2) 在较深的术野,神经内镜可以近距离观察病变,为深部术野提供更好的观察质量,分辨清晰度优于显微镜,可以更好地保护神经组织和血管;(3)充分利用鼻腔自然通道,手术创伤小。

1. 垂体瘤

目前,绝大多数垂体瘤首选内镜经鼻手术治疗。

image.png 

图1.  A-C 向蝶鞍下方发展的侵袭骨质的垂体腺瘤。A、C 术前、术后轴位T1增强MRI。B术中所见,向侧下方磨除被肿瘤侵袭的颈静脉结节骨质。D-L 广泛侵袭颅底的垂体腺瘤。D、F术前、术后1年矢状位T1增强MRI。E 术中骨窗显露范围。G 肿瘤切除后正常垂体予以保留。H 肿瘤切除后第三脑室开放。I肿瘤切除后显露额叶及前交通动脉复合体。K 斜坡后方肿瘤切除后显露脑干及桥前池。J、L术前、术后1年冠状位T1增强MRI。1斜坡;2右侧视神经管;3视神经管-颈内动脉隐窝;4蝶骨平台硬膜;5鞍结节硬膜;6 鞍底硬膜;7斜坡硬膜;8 斜坡旁段颈内动脉;9第三脑室;10 垂体柄;11额叶直回;12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13脑干;14基底动脉;15左侧外展神经。黄色箭头所示为被肿瘤侵袭的颈静脉结节;无尾黄色箭头所示为正常垂体。

 

2. 脊索瘤

目前,绝大多脊索瘤首选内镜经鼻手术治疗。

image.png 

图2. A、B手术前增强磁共振,提示复发巨大全斜坡脊索瘤;C、D内镜经鼻手术后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瘤全切。

 

3. 颅咽管瘤

目前,绝大多数颅咽管瘤首选经鼻内镜手术切除。微创,反应轻微,对视力和内分泌损伤小,患者康复快。

 image.png 

图3. 六例实性侵袭第三脑室颅咽管瘤手术前、后的增强磁共振影像以及手术中截图,提示肿瘤全部切除,可以看到第三脑室后壁、室间孔和中脑导水管上口。

 

4. 鞍结节脑膜瘤

多数鞍结节脑膜瘤适合经鼻内镜手术切除。

image.png 

图4. A、B手术前增强磁共振;C 手术中截图,提示肿瘤全部切除,可以看到垂体柄、视交叉和大脑前动脉;D、E内镜经鼻手术后磁共振,提示肿瘤全切。

 

二、内镜脑室脑池外科

目前内镜脑室脑池外科主要用于脑积水、颅内囊肿、脑室内肿瘤以及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1)以微小的切口和颅骨钻孔治疗大脑中心部位的脑室和脑池疾病,创伤远远小于传统开颅手术;(2) 在大脑深处,依靠内镜的高分辨力,可以获得清晰放大的手术视野,使得手术更精细;(3)安全、可靠,病人恢复快。(4)避免了分流手术的诸多并发症。

1.脑积水(首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image.png 

图5. A手术前磁共振图像;B 手术中截图,内镜下可见室间孔周围结构;C、D 三脑室底部及造瘘(瘘口下方可见基底动脉)

 

2. 侧裂囊肿(首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image.png 

图6. A手术前磁共振图像;B 图示头皮切口;C 手术中截图,内镜下可见囊肿和基底池之间有3个可供选择的造瘘部位:动眼神经和小脑幕缘之间;动眼神经和颈内动脉之间;颈内动脉和视神经之间;D造瘘后可清晰见到下方基底动脉。a:小脑幕 b:颈内动脉 c:视神经 d:动眼神经

 

3.四叠体池囊肿(首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image.png 

图7. A手术前磁共振图像,显示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向上突入侧脑室,箭头指示为第三脑室底部造瘘以及囊肿-侧脑室造瘘方向;B 手术中截图,内镜下可见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手术步骤。A:内镜进入侧脑室,下方双侧箭头指示突入侧脑室的囊肿顶部,上方箭头指示脉络丛;b:内镜进入第三脑室,右上方箭头指示第三脑室底,右下方箭头指示被牵拉伸长的中间块,左侧上方箭头指示被挤压闭合的导水管上口,左下方箭头指示突入第三脑室的囊肿壁;c:第三脑室底,上方箭头指示鞍背,下方箭头指示基底动脉;d:第三脑室底造瘘;e:第三脑室底造瘘后,上方箭头指示造瘘口,下方箭头指示突入第三脑室的囊肿壁;f:在突入侧脑室的囊肿顶部造瘘;g:箭头指示造瘘口部位;h:内镜经造瘘口进入囊肿内,可见下方小脑上表面。

 

4.鞍上池囊肿(首选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image.png 

图8.显示鞍上囊肿伴脑积水术中所见。A:鞍上囊肿顶部; B:囊肿顶部瘘口;C、D、E:通过顶部造瘘口进入囊肿内部,可见囊肿内部的解剖结构;F:囊肿底部基底动脉旁的裂隙活瓣;G、H:囊肿底壁造瘘;I:底部造瘘完毕,从侧脑室观察上方和下方的造瘘口。A:囊肿壁 b:鞍背 c:基底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裂隙活瓣

 

5. 侧脑室肿瘤

 image.png

图9. 内镜内技术切除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A、B:三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手术前影像;C:术中见肿瘤以及供血动脉;D:电凝供血动脉; E:肿瘤完整全切后。

 

6.室间孔区肿瘤

image.png 

图10. 经侧脑室额角-室间孔入路内镜下切除室间孔胶样囊肿术前、术后影像学表现。A、B:手术前影像;C、D:手术后影像,显示肿瘤全部切除。

 

7.侧脑室肿瘤

image.png 

图11. 内镜经Endoport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a-c 术前增强MRI可见左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D逐渐扩张通道置入Endoport;e向前方探查确认肿瘤起源的脉络丛;f电灼肿瘤起源的脉络丛;g肿瘤质地硬韧,应用超吸快速减容;h肿瘤减容后探查肿瘤下极,电灼并切断与脉络丛的粘连;i肿瘤切除、创面止血后水环境下观察,可见向侧脑室颞角方向延伸的脉络丛;j向侧脑室房部延伸的脉络丛。j-l术后增强MRI可见肿瘤全切。箭头所示为肿瘤上方向侧脑室房部延伸的脉络丛;无尾箭头所示为肿瘤下方向侧脑室颞角延伸的脉络丛;1吸引器;2超吸刀头。

 

8. 内镜经Endoport切除侧脑室中央星形细胞瘤

 image.png

图12. A、B术前影像;C、D术后影像。

 

三、内镜经颅外科

使用微小创口、镜外手术技术、外视镜技术切除脑实质肿瘤、镰旁脑膜瘤、表皮样囊肿等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科研技术

团队自创立以来,围绕以下四大重点关键方向开展研究:1)垂体瘤发生、发展机制与现代诊疗方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脊索瘤发生、发展机制与现代诊疗方法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颅咽管瘤和下丘脑区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申请并承担了国家重点专项、国家卫计委行业专项、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各种省部级科研项目53项。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垂体瘤和脊索瘤标本库和完善、全面、系统的垂体瘤、脊索瘤基础纵深研究体系。

获得荣誉

2021年,中华医学奖,三等奖

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3年,北京市科技技术奖,三等奖

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中华医学奖,三等奖